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楼市快讯 > 正文

证监会:上市公司承诺“打白条”现象基本得到治理

证券日报  2015-01-17 09:59

[摘要] 部分承诺长达10余年得以解决,仍存在超期未履行承诺事项23项,不规范承诺事项12项■本报记者 朱宝琛

    部分承诺长达10余年得以解决,仍存在超期未履行承诺事项23项,不规范承诺事项12项

    ■本报记者 朱宝琛

    见习记者 乔誌东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6日介绍了2014年上市公司及相关方的承诺及履行行为专项治理活动的整改情况。在证监会督促下,截至2014年12月31日,绝大部分不规范或者超期未履行承诺已得到整改,整改率约90%,部分承诺长达10余年得以解决,仍存在超期未履行承诺事项23项,不规范承诺事项12项。

    2014年,证监会启动了对上市公司及相关方的承诺及履行行为专项治理活动。邓舸介绍,按照证监会要求,2014年2月,沪深两市共1770家公司专项披露了截至2013年底存在未履行完毕的承诺及其履行情况。其中,存在超期未履行承诺事项122项,这其中既有不可抗力等客观原因,也有承诺相关方自身原因,承诺类型主要为解决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36%)、解决产权瑕疵(26%)、资产注入(22%)。存在不规范承诺事项218项,主要问题为没有明确的履约期限、用词模糊、承诺内容不具体、违约的制约措施约束力不足等。

    “证监会已对上述未按照《监管指引》要求完成整改的承诺相关方采取了责令公开说明监管措施23项,下发了警示函10份。”邓舸说。

    他同时介绍,对未完成整改的承诺,目前绝大部分公司已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如拟通过资产重组、非公开发行等方式解决同业竞争、资产注入承诺,相关工作正在推进;部分承诺涉及政府协调、两地上市、历史遗留等问题,正在协调解决。

    邓舸强调,下一步,证监会将坚持从法治和诚信建设的基本要求出发,将承诺履行监管工作常态化,严格按照《监管指引》的要求规范各方行为,强化资本市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监管机制,营造“守信得利、失信受限”的市场环境。对于整改进展迟缓、无实质性进展的承诺主体,继续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并对其在资本市场的行为予以限制,尤其是对涉嫌恶意规避责任、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消极对待已超期承诺、逃废义务、“打白条”承诺等行为的上市公司及相关方,依法严格采取监管措施,达到立案标准的及时移送立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